第(3/3)页 而单独的y轴,即便是“里世界”,也无法诠释更高维度的圆形图案,它最多只能呈现两个一直保持同样距离的点移动的过程。 同样的,三维以xy-z轴举例。 假设三维特有的东西——球体,球心位于z轴,球体穿过xy平面,二维生物生活在xy平面。 那么,对二维生物而言会发生什么,不过多赘述:点→圆→点。 需要注意的是,球体的球心,在z轴上移动。 “表世界”自然是xy平面,“里世界”则是z轴的这个“方向”所在的平面,也就是xz、yz平面,这些平面互相垂直,并且全部垂直于xy平面。 每一维度都建立在上一个维度的基础上,第四维度也不例外。 如果一个二维空间分解为一维空间,至少有2个一维空间才能构成一个二维空间。 接着,三维空间分解为二维空间,至少有3个二维空间体才能构成一个三维空间体。 比如xy、yz、xz平面,直径相同,圆心全部位于圆点的圆形,就能构成一个球体。 同样的,一个四维球体,至少由四个三维球体构成,而恰好,太极图就是四维空间球体的缩影。 到了四维空间,我们便需要四维空间上的“球体”穿行三维空间。 假设四维空间上的“球体球心”位于w轴,四维坐标自然是xy-zw轴。 那么它需要穿过xy-z的空间,实验对象的中心在w轴上移动。 那么,会发生什么? 一维“表世界”的奇特,表现在分裂成两个点,然后距离延长,再缩短重新合成。 二维的奇特,表现在圆点拓宽成圆形,然后重新变回点。 能推理出三维的奇特了吗?是的,点膨胀成球体,然后重新压缩成点的过程,就是四维“球体”穿行三维空间的过程。 但问题是,三维空间的生物,也就是我们,“视角”所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。 就像球体经过平面时的变化,只有点→圆→点,只能看到非常浅显的“一面”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