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一章 四年-《大明第一藩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呵呵,”他扭头看向两人,轻笑道:“四年前的今天,摘桃枝逞能的可是我!现在终于轮到老六了!”
    这边厢,朱桢利索将桃枝摘下,递到徐妙锦手上。
    “楚王小哥哥厉害!”徐妙锦十分欢喜,又伸手指着树干道:“我还要那支,那支,还有那一支!”
    “好的,好的,我全给摘下来!”朱桢点点头,继续忙活起来。
    朱棣夫妇看着这边两人,说话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。
    “妙云,岳母那边是什么意思?”朱棣此问,似有所指。
    “我娘自然是没意见,”徐妙云抱起手中小娃娃,略皱眉道:
    “可是我三娘总是说妙锦还小。”
    “六弟那么能干,岳父是什么意思?”声音又小了一分。
    “你那天去我家,”徐妙云颇无奈道:“爹爹不是说了么,还要看妙锦和三娘的意思。”
    “你们家应该明白,六弟很抢手的,”朱棣深深看一眼朱桢,轻声道:
    “前年,六弟让太子和几个亲王入股他的花露水,这几年每家都分了快一万两银子了吧?”
    顿一顿,他又道:“据我所知,目下有好几家勋贵在打六弟的主意呢!”
    “那六弟是什么意思?”徐妙云低声反问一句。
    “喏,那不就是六弟的意思啦。”朱棣朝着不远处的朱桢和徐妙锦努努嘴。
    “还是的呀,”徐妙云的脸上再度露出笑容道:
    “六弟心系三妹,难道还怕旁人横插一杠子?”
    “也对!”朱棣点点头,深深出一口气道:
    “咱们几个兄弟中,就数六弟聪明,他应该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?”
    “阿嚏,阿嚏……”
    不远处的朱桢,猛的打了两个喷嚏。
    “楚王小哥哥,你怎么了?”徐妙锦关切问一句。
    “没事,没事,大约是花粉过敏了吧!”
    朱桢不以为意,继续摘起桃枝来。
    ps:本来十二岁的楚王,只打算写几万字的,结果一下写这么多。少年楚王确实有很多事不能做,能写的故事也不多,还是让楚王殿下快些长大,在洪武朝开浪吧!
    新人新书,求读者老爷们继续投票、继续收藏、继续追读呀!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