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五章警戒-《三国:汉中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此言一出,众人陷入沉默,独自沉思。

    唯有董允抬头眨了眨眼睛,似乎与自己无关,毕竟他不懂军事,不敢乱言。

    刘禅把目光放到马忠与廖立二人身上,等候二人发表见解。

    沉默许久,马忠分析说道:“陛下,魏军入关中,无非北上支援曹真,西越陇山攻陇,南下走秦岭诸道攻汉中,唯有此三种情况。目前战况未知,若要试言,臣以为可能有二。”

    “其一,逆魏战况危急,曹叡再派大军支援;其二,亦或者,行围魏救赵之策,逼上丞相回军,围何处?或陇右,或汉中。”

    刘禅若有所思地说道:“若依德信(马忠字)所言,不管如何,逆魏于高平第一城战况都不乐观,才会再遣援军入关中,支援曹真作战。”

    马忠沉声说道:“正是!”

    刘禅瞄了眼廖立,见其傲然抚须,胸有成竹之态,便知廖立有不同的见解。

    刘禅也习以为常了,轻敲桌案,说道:“公渊有不同见解,可一并说出。”

    廖立抚须轻笑一声,傲然说道:“陛下,德信所言不虚。但以立观之,曹魏此军必走秦岭诸道,南下攻汉中,行围魏救赵之策。”

    闻言,刘禅不由诧异地问道:“哦!公渊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在场众人都有好奇的眼光看向廖立,唯有马忠低头沉思,好似遗漏些许事件。

    廖立沉吟少许,整理思绪,说道:“五月时,天降大雨,大河水涨,关中百姓受灾。而曹真大军兵粮又是关中供给,上丞相军粮都供给困难,更勿言曹真大军了。”

    “届时汉、魏军粮皆是不足,逆魏国中必思退敌之策,应有人献策,断我军粮道,以逼上丞相撤军;或行围魏救赵之策,让上丞相回军救援。”

    刘禅微微点头,大汉军队的主力在诸葛亮手上,行围魏救赵之策,让其回师救援,有非常大的概率。

    “至于逆魏为何必然南下,走秦岭诸道,而攻汉中,乃是因为北上、西进皆不可能。”

    廖立讲至兴奋之初,不由起身,指点说道。

    “五月大雨,若北上支援曹真,则粮草难以转运,不可为也;至于西入攻陇右,车骑固守陇右多时,陇山营垒多有修缮,况且其手上还有数千将士可随时支援陇山隘口,想行声东击西之策,则是困难重重!”

    “而攻汉中则是不同,秦岭诸道于关中之南,近在咫尺,关中军粮可轻松运达,而且秦岭道路繁多,行走其中不易被发现,进退有度,加之赵老将军病逝,虽有关中都督暂督之,尚有不足之处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