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余音-《唐奇谭》
彻夜欢愉,纵情无限。当叶有容在母体般温暖中醒来时,却已然身在微烫的香药汤池;几乎失去知觉的身体,也在舒适和惬意的药汤包裹中;一点点的泛活起来。却又牵扯、触动到由内而外过度使用的部位,而发出微弱的哀鸣和轻吟。
然而,当泡的遍体酸软,依旧酥麻无力的叶有容,被招来的侍婢搀扶出汤池;又站在硕大的等身立镜,重新穿戴打扮起来的同时;却意外的发现,自身上本该留下的瘀痕、青肿,乃至是一些旧日留下的疤痕,都已变淡化、微不可见了。
而当她像个举步维艰的人偶一般,被人服侍着依次穿戴上,雪白的团花珂子、织锦胸衣和水青的下裳、银缎烬花的褙子和高腰榴红褶裙;银丝编织的雀鸟束带和白玉挂扣,腰佩、臂环和青金、玛瑙珠串的颈圈,套上轻薄的藕色长罗袜。
最后,在数十种可供选择的发髻画册中,选择将一头熏香涂膏的瀑发,梳理成充满温婉新妇味的朝云髻。而后,一个流光白锦覆盖的红漆托盘,被呈现到了她的面前;却是一支掐丝芙蓉、镶嵌珍珠的多股金簪,上面还携刻有细小字样。
“赐居别院”“采女叶氏”。而见到镜中倒映出这支,带有专属身份标识的金簪,插在堆云横梳的发髻那一刻;一直表情木然的叶有容,突然流下了大颗的泪水;就像在哭泣被刻意抛弃的过往;又像是庆幸不用再担惊受怕的全新开始。
因此,围绕在叶有容身边的侍婢,都不免有些茫然和面面向觎;然后,在彼此的眼神交换下,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。直到到她泣不成声的宣泄片刻之后;才有最为年长的侍婢,前来提醒道:“娘子安好,内府诸位还在等您的后见呢。”
又过了半响之后,重新上妆和整理过容颜的叶有容,才被引到了清游苑的后园中。在水面开阔的清池亭榭旁,荫盖如伞的金桂树下,作为后宅前辈的双子侍嫔,穿着明艳宫装的苍星和翠星,正在侍女的环绕下,享用着午后的茶点时光。
如银铃回转的谈笑风声,隐约盘绕在随风摇曳的花树,微微飘舞和抖荡的帷帐之间。很难想象,她们在床闱之间,所展现出来的痴缠和依恋,老练又轻车熟路的另一面。随即,叶有容引上前来揖礼到:“采女叶氏,拜见翠嫔、苍嫔。”
“叶娘,勿须多礼。”看起来天真浪漫一些的苍星,对着她笑嘻嘻的摆手,故作老气横秋状道:“你既已通过了,少君的试炼,那就是内府的自己人了;日后少不了还有彼此相熟,互相帮衬的时机呢?莫要生分了,过来挑选一个吧。”
随后,被引入屏风和帷帐之间,一副靠背皮垫坐塌上的叶有容;就惊讶的看见,放在地上的十几个银丝笼子;里头正是一只只品种各异的狸奴。既有长毛扁鼻的波斯种,也有绒毛膨大的狮子猫,短而白的剑川猫;黑褐斑纹鲜明的云猫;
甚至,还有宫廷贵族间,颇为多见的猞猁、山猫和小豹猫、狞猫之属;不过,都是刚断奶不久的幼崽居多,并且经过某种驯养和调教。大部分只会发出,奶声细气的喵喵声,哪怕受惊哈气和卷耳,也显得十分可爱,让人的心思都化了。
与此同时,江畋本人则在前庭的思安殿内,听取来自列位侍臣的例行报告。虽然江畋已经宣布闭门谢客;但是他们依旧在外奔走,代表东海公室的某个部门,与各方势力的交涉往来;却没有停止过,也自然给江畋带来了最新的消息。
一只体型修长而健美,浑身暗金皮毛油光发亮的成年猫,正乖巧的趴伏在他的手边;充当着扶手和把件的角色;同时在灰绿色的竖长瞳孔中,流露出某种某种不敢动,兼带生无可恋的丰富表情来。这赫然就是一只典型的阿比西尼亚猫。
据说来自遥远的万里之外,唐人后裔建立的海外洲国之一,安素国(阿克苏姆王国)的附庸殊奈州(东非之角/索马里地区)。至少它从外形上看起来,就活像是古埃及壁画上,走下来的圣猫一般。也是侍臣们连夜奉命找来的狸奴之一。
因此,被江畋一眼看中,直接从笼子里揪出来,成为日常会客和觐见时,撸毛解压和充做场面的道具。而关于养在清奇园里的猫仔“绣斑”,这些年总也长不大的原因;江畋也因此意外获得了答案。因为这就是只很罕见的锈斑豹猫。
属于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,天生就长不大。鬼知道当初怎么会出现在,右徒坊那种鱼龙混杂的地方。话说回来,虽然经历了好些事情,但这只是江畋抵达广府,入驻清游苑的第七天而已,所能够获得的消息和传闻,也是相当的有限。
其中比较值得重视的消息。就是当初与江畋有过一面之缘的,差点当面抹了脖子的上华苑检道羊有壁;因为后续事态的发展,已经被逮捕下狱待罪。不出意外的话,他会作为被严惩的典型,夺职流放海外数千里,或是重大失职而赐死。
此外,就是作为来自南海公室,留守广府的那位嗣君;专程送过来压惊,兼赔礼的诸多礼单中,还包括一整部的女乐/舞伎;足足有四五十人之多。这就需要妥当的安置和处理了。因为,鬼才知道其中是否被塞了,多少的眼线和探子呢?
还有一件事情,就是当地最大的蕃坊之一,也是广府最多的归化人族群;几大倭人坊的蕃长,希望能够求见东海世子一面,并愿意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。比如,暗中充当东海公室,在本地的眼线和消息来源,乃至代为处理一些阴私活。
江畋对此不可置否,但同样指示属下,暂时先吊着他们。至少,在这个时空当中,因为穿越者前辈的缘故;让来自扶桑列岛的倭奴,成为了百年大征拓中,那些唐人诸侯外藩的领地内;不可或缺的开拓劳力和镇压土族的监工、炮灰等。
而在东海公室所在的夷州大岛上,同样有历代自扶桑列岛,陆续流亡而来的,诸多权门、贵族和失败者;逐渐归化和转变而成的藩属、家臣。最早可上溯到倭国孝谦女王时代,政变失败出海逃亡的权臣藤原氏,分化出的源氏和平氏等。
因此,这些归化的倭人后裔;通过往来扶桑列岛,经营人口输出和转运的生意;在国朝的东南沿海、海外的诸侯外藩中,形成了独有的消息渠道,和世代沿袭的递送网络。而在广府境内,同样有数万规模的倭坊,以及翻倍的滞留倭奴。
其中,亦有源、平家的分支子弟。不过,他们这会主动凑上来,估计还是江畋在南越王陵的表现和传闻,被有心人逐渐泄露了出去;故而被这些本地相关的倭坊群体,当做了可以抱大腿的对象。江畋虽然看不上,但也没必要刻意排斥。
然而,就在江畋耐心的处理好,这些纷踏而至的日常琐事;打算在晚上继续回访车映泰处,并采取探索和调查行动。却被一封送上门来的拜贴,给暂时打断了节奏。因为,这是由刚抵达广府的光海公,专程诗人发过来的游园宴会邀请。
却不是当下宣布闭门谢客的江畋,可以轻易拒绝的由头了。